close

    中式烈酒投資獲利一般分為兩大部分,就好像股市差不多啦:第一種是跟大咖的趨勢走。第二種是看趨勢搶短線,不過基本上和大咖的趨勢也差不多。

 

    整體來說中式烈酒的價格開始高度成長翻揚大概是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開始,大目前翻揚的價格平均大概有五倍之多,以前放個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老酒能夠多一倍賣就要偷笑了,現在比起當年的售價有些已成長數十倍的售價了,不過大概查一下2007年的價格其實都不算高。而到現在不能說飆高,而說是飛天了。

 

    老實說從開始起漲之後的酒價和後期生產的酒質相對,可以說是完全成反比的現象,酒做越差,酒就越漲,真的所謂的奇蹟。先不談酒質問題,而來談酒價部份。酒每個時期都有流行性,在未開放大陸探親之前,紹興酒、台灣茅台酒都流行過,尤其是茅台有一段時間真的是一瓶難求,而有些店家想加價賣都會被公賣局抓,輕者罰錢,種者吊銷公賣資格。那時候有時候一次進數萬元的菸酒商品才能配售一瓶茅台,當時的茅台遠比金高、台高還熱門許多,接下來比較流行的酒就是松茸酒或是雙B藥酒,而金高比較有名的時候應該是在當時在鬧要脫離公賣制度得時候,那時候因為公賣局部分沒再銷售金高,而在近半年左右金高不易買到導致有不少用空運從金門賣到台灣的金高在許多店家理私下賣,當時因為量少需求大,價格漲了一倍左右才能拿到貨,到後來確定好銷售管道後,價格又恢復到原來的水準。其中還有一件大事就是86年那批X酒,據當時的謠傳是酒廠因為廠量需求,所以須外購大量的麴菌,而麴菌品質不良而導致有異味,而當時酒廠不以為意,反正釀出怎樣的酒就灌怎樣的酒,而導致消費者反應投訴,因而把當時許多批次的酒大量回收,而後來處理的方式,是將該批的酒分別稀釋到後面出廠的酒裡面勾兌出貨,而當時被消費者認為毫無品管而對酒廠品質嚴重質疑的那批酒,就是所謂的人參味。

 

    而待台灣和大陸的相互開放後,高粱酒一度被市場冷落,取而代之的董公酒、貴州茅台及酒鬼,當時的貴州茅台的價格和現在的售價少去幾個0。而當時的酒分私酒和從大陸觀光帶回來的兩部分,以走私酒常見有董公酒、貴州茅台及虎骨酒…等。當時最貴的應該是虎骨酒,一瓶大概1000多台幣左右(真是相知恨晚阿),而觀光或經商帶回來的就以酒鬼、五糧液、貴州茅台、古井供酒....等酒類為主。

 

    酒價會大起波瀾主要是有人看到大陸經濟起飛開始追求豪奢風氣,五糧液、貴州茅台等幾乎是三年漲六倍的漲幅,而辦拍賣則是數萬倍的漲幅,因此將相關的做法帶到台灣來進行炒作台灣的高粱酒。

 

    而做法也和大陸一樣非常成功,短短4年左右整體目標酒的酒價逐步起漲,炒貴州茅台?那有真偽認證的問題。炒虎骨酒呢?那有動物保育法的問題。那對非公賣制度下的酒下手比較好,發一下消息,發一下新聞,自己在搞一下所謂的老酒法則,散播一下事事而非的理論,然後在操作一下市場,我有買右手賣,發一下買賣消息和新聞,價格從幾%到幾十%到最後幾倍翻揚上去,真的效果良好且十分顯著,不到四年平均至少翻漲五倍。

 

    不過後面會漲還是會跌呢?要看炒作者的意向,覺得還有又呆、又傻的投機客還想投入賺錢,那在炒上一波在賺一波吧!要是覺得市場再漲也沒空間,那就做一波高潮然後再倒貨,恩、恩、恩、漂亮。鈔票入袋,完美收工,賺這一次,大概可以吃三代也吃不完了。

 

   覺得不可能這樣?那看看大陸的茅台拍賣價格的起落就知道了,在高潮後,幕後的炒家拋完貨之後,其他有貨的就和鳥戲的十姊妹鳥一樣,就認栽認賠吧!飯要吃,沒錢的時候酒不能當飯吃,就算是黑金剛,喝了只會醉,絕對不會飽。小孩餓了要喝奶,不能拿大麴沖水餵小孩喝吧!那些酒值多少,真的一箱酒還不值一袋米,一罐奶粉呢。

 

    最後再談回到酒的投資,一句話,高粱酒沒有漲的本錢(扣除因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之外),只有炒的效果,康帝,沒那塊地,沒那塊地就釀不出那瓶酒,高粱酒,只要放棄現在偷工減料的量化的低成本釀造方式,風味自然會做得出來,而也並非哪家酒廠的風味其他家釀不出來,只是其他家釀出相同的風味也會被當層次及品不被認同罷了,所以要投資賺錢,那請努力去探得內線的操作,下個目標要炒哪個品項,哪個品項已經上頂,下一次要用哪種方法炒,是自己賣自己、是拍賣、是放誇大消息?,哪時候要做最後放貨切割,都要注意到,不然賺到短期價差的蠅頭小利,結果高價套到一堆連喝都不想喝的酒。結果不是一堆看到會覺得自己越來越有錢的酒,而是一堆看來就火大了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酒茶真味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